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DCS>技术列表>中控混合控制系统在油田开采行业中的应用

中控混合控制系统在油田开采行业中的应用

2013年03月25日 13:49:56 人气: 2254 来源:
  摘要:本文基于混合控制系统(GCS)在油田开釆行业“数字油田”成功应用的背景.分析了油田数字化过程中的用户需求和层级划分,详钿介绍了(GCS)的系统结构、无线网络通信以及系统安装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油田现场解决方案,对提升油田的安全生产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GCS数字油田无线通信
  
  1引言
  
  根据地底层油压不同,油田原油采集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依靠油藏本身压力,使原油喷到地面,同时还伴随著伴生天然气的产生,叫做自喷采油,这类油井称为自喷油井;第二种是当地底油层压力不够,需借助外界力量将原油采集到地面的方式,叫做人工举升采油或机械采油。
  
  目前在我国,大多是天然能量不足的油田,本身不具备自喷能力,部分即使有自喷能力,但自喷期限短,几年后油藏压力减小,就无法持续自喷采油:但一个油田的生产年限往往要延续二三十年,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原油采集是靠人工举升方式。人工举升采油包括气举采油、抽油机有杆泵采油、螺杆泵采油等。由于抽油机有杆泵采油占据着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陆地采油井的采油方法比例,因此对抽油机有杆泵井的自动化改造成为数宇化油田改造的基础。[1]
  
  目前国内大多数抽油井并没有实现自动化,油田运行状态的监控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实现。由于地形结构的特殊性,作业区抽油井分布地广井稀,人工巡检的方式效率低下,信息获取周期长、巡检费用高,更不可能实现对抽油井的即时工况调整和产量预测分析。通过数宇化改造,建立专业的数字化油田网络,完成对油田(主要指抽油机有杆泵采油井)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提供生产所需的数据查询、报表等功能,对油气田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重点对油田自动化过程中的需求和油田整体架构进行分析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GCS的整体油田现场解决方案,重点针对国内分布广、数量多的抽油井以及相应的网络进行方案设计改进,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2数字化改造分析
  
  数字化油田的整体改造涵盖油田全线,包括对抽油井、注水井、水源井、计量间及联合站油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采集的数据通过工业有线/无线网络传送到作业区监控室及油田公司的上层调控中心,完成对井口设备的远程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同时通过电子巡检和集成视频监视系统,严格关注各抽油井装置工况和生产情况,进行相关的管理和调度优化工作,zui终实现在正常情况下油田全线工艺站点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水平。
  
  本文重点以抽油井的改造为基础,针对数宇化油田的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2.1调控中心
  
  整个油田测控系统从功能上可分为调控中心、通信网络及井口测控三部分。调控中心是数字化油田的核心,负责完成对抽油井和库区的数据处理、存储、调度和运营分析等。调控中心根据职能可分为监控系统和生产数据处理系统。监控系统通过良好的人机界面实现对油田装置如抽油机、联合站以及注水站的远程参数采集和常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报警接口,确保现场产生的故障和异常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避免危险事故发生。生产数据处理系统则重点解决油田生产优化、井况分析以及产量规划与预测等功能。
  
  2.2井口测控改造
  
  井口的数据测量是油田数字化的基础,井口自动检测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原油及管线的状态(油温、油压套压等),抽油机本身的工作状态(载荷、位移),工作电机的状态(电量、电流等信息)以及抽油机控制部分信号等。具体内容如下:
  
  •数据采集部分:通过现场仪表监测压力、温度、抽油机启停状态参数,通过载荷和位移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定时或实时测取示功图和电流图。
  
  •控制:实现负荷高于设定上限和下限的超限停机控制、时间定点启停控制、远程启停处理等。
  
  •远程通信:抽油机分布较广,抽油机数据主要通过数传电台、GPRS等无线方式与中控室主站电台进行通信。
  
  •报警:考虑到现场的无人值守状态,判断抽油井工作是否正常,给出报警信息,同时根据预先的设定采取不同的动作。
  
  •启抽报警:具有抽油机启抽报警功能,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考虑到现场为无人值守状态,对RTU箱体进行防护,实现开箱报警。
  
  •自检:抽油机测控系统硬件故障自检。
  
  •自保护:实现过流、过压、欠压、缺相的自动停机保护。
  
  2.3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是油田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现有通信方式看,可选择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方式包括光纤专线、如ADSL等,无线方式包括数传电台、CDMA等。这些方式应用于油田监控系统中,各有优缺点。如表1所列各种通信方式在覆盖范围、费用、可靠性等方面的比较。
  
  在项目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油田规模、投资规模、地理分布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远程组网方式。
  
  一般而言,北方油田井口距离和监控中心都不太远,同时以平原农田为主,地域空旷,在综合比较数据带宽和成本后,拟选择WIFI网桥进行通信。WIFI网桥通信带宽大,同时还可与井口视频监控共用网络。虽然在网络架设初期有一定的调试和安装工作量,但后期支出较少,总体性价比较髙。[2]
  
  表1各种通信方式的比较

  
  3控制系统方案
  
  3.1GCS-G3简介
  
  WebFieldGCS平台是中控技术股份公司面向SmartWorld推出的自动化系统,其中包括适用于中大型混合控制场合的G5系列产品和适用于分布式测控场合的G3系列产品。WebFieldGCS控制系统集成了多种控制技术、可视化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各种应用提供全集成化的解决方案,适用于离散控制、运动控制、批处理、安全控制和驱动控制等应用场合,在油田中主要应用的是沉GCS-G3系列产品。
  
  GCS-G3系列产品是中控实现低成本远程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产品支持工业级环境适应能力和灵活的现场信号适应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国内分布式的远程控制,如油田、长输管线、城市热网等领域。系统支持多种有线/无线工业通信方案实现远距离通信。GCS-G3系列产品中的GCU341产品为中控井口智能终端,部件支持油田示功图数据、电量数据以及原油相关测量数据(如油温油压等)的测量和本地存储,同时提供远程启停井和相关的联锁保护功能。
  
  3.2解决方案
  
  根据需求,井口部分数据采集可采取如下方案实施:在抽油机附近设罝密闭式户外立式箱体,内安装基于GCS-G3系列产品的GCU341、电量测控模块以及其他相应的电源空开等设备。箱体内安装语音报警系统,在远程启停的时候,及时进行语音报警,保证现场安全。同时,考虑到现场无人值守,增加开箱蜂鸣报警并提醒监控室功能,保证财产安全。
  
  对于油田zui终要的示功图数据,GCU341不仅可通过组态设置在单冲程内采集载荷、位移的具体数量,并打上时间戳。示功图数据支持本地存储功能,本地zui长可保持15天的示功图数据供上位机读取或查询。
  
  现场还布罝视频监控摄像头,通过统一的WIFI网络传送至油田调控中心,集成到统一监控的SCADA软件界面中(GPRS由于带宽受限,不适合和视频监控共用网络)。
  
  图1单并测控方案
  
  本地仪表信号的接入考虑到北方的环境和气候因素,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接入方式。其中载荷和位移传感器由于一直处于垂直运动轨迹的运动中,传统的信号线缆在北方低温环境下容易脆断,宜采用无线的方式接入;其他如油温、油压、套压电量测控等,可采用有线的方式接入。
  
  联合计量站和注水站相对于抽油井口,点数多且集中,可采用集中安装机柜的方式进行布置。
  
  通信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可根据裔要选择CDMA/WIFI以及有线光纤环网等方案,以节约施工和可靠通信为准,GCU341与WIFI通过工业以太网总线连接(GCU341本身提供2个冗余的以太网接口)。监控中心提供2个通信接口,支持各种通信部件的连接,实现和井口平台、计量站以及注水站的数据交互;另一端口则通过标准电缆和上位机实现通信,上位机选用中控技术股份公司VxSCADA软件产品,实现对系统整体的监控和处理。
  
  图2通讯系统网络拓扑图
  
  4结束语
  
  油田的数字化改造不仅可以减少相关的管理维护人员和费用,提高现场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后续数据归纳分析,为油田上层领导进行整体战略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和同类产品相比较,GCS-G3系列产品不仅体积小、安装灵活,在控制程序实现上也*具备现场的应用要求。在实际使用中,针对井口开发的计量和联锁报警模块,提高采油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系统还提供开放性的OPC、ODBC等数据接口,具备很强的扩展特性。
  
  GCS-G3系列产品配套VxSCADA软件能充分满足对于油田开采方向的系统控制要求;同时结合无线设备提供无线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采油方向的现场分布散、距离远、范围大的系统监控问题,在油田开采行业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潘峥嵘^基于GPRS的油田抽油机远程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丨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8,2.
  
  【2】蔡卫峰.无线通信SCADA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2,8.
  
  【3】文波.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远程抽油机示功仪的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